全球自動駕駛排名(世界自動駕駛排名)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全球自動駕駛排名,以及世界自動駕駛排名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自動駕駛成熟度報告出爐,中國排名第20,榜首國家令人意外
文/張一
不到一周前,上海推出了首個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位于金橋。這也是國內超大型城市率先開放的中心城區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場景,上海的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再也不用只能在臨港、奉賢以及嘉定這些偏遠的“無人區”打轉轉了。
上海不是國內自動駕駛車輛測試最火熱的城市,以測試企業和自動駕駛測試車牌及路測里程計,上海只能排第三位,排在前兩名的應該是北京和長沙。
根據《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2019》報告中的內容,截止2019年底北京已累計開放151?條、總長?503.68?公里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有?13?家企業的?77?輛車參與了道路測試,路測總里程達?104?萬公里。
而據畢馬威會計事務所(KPMG)最近發布的?2020?版《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指數》,這份報告一共提及了五個自動駕駛發展比較不錯的城市,這其中就包括北京。
當然這份《自動駕駛汽車成熟度指數》報告最有看點的地方,是它評估了全球總計30個國家和地區的自動駕駛部署與準備情況,評級排名細分為四個維度:政策和立法、技術和創新、基礎設施、消費者接受程度。
而中國在這其中的排名并不顯著,我們可以一起看看國際上不同地區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參與情況。
▲數據來源畢馬威
而在總計30個國家和地區中,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的四個維度綜合評分最高的地區你絕對想不到,它是新加坡。
新加坡在消費者接受度和政策立法兩個維度均排名第一位,而在新加坡國內有十分之一的公共道路被開放用于自動駕駛車輛測試。且不說這個政策支持力度,新加坡獨特的國家環境恐怕也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身為發達國家且國土面積不大,道路建設自然擁有很多優勢,且又因為是小國在一些政策法規上反而也會擁有更高的靈活度。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Tonomy在新加坡測試無人駕駛出租車
排名第二的則是荷蘭,其自動駕駛基礎建設維度排名第一位,在政策立法方面排名第三位。
據報告內容,在荷蘭,有80%左右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點位于居住區附近,這意味對于自動駕駛測試車輛來說,因為道路環境更接近真實交通情況,路測數據的含金量會更高。另外,在荷蘭人均電動車充電樁數量是全世界最高的,從長遠看這同樣有利于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排名第三位是挪威,同樣是國土面積不大的發達國家,挪威的突出點在于消費者接受度和技術創新方面。而細數這份排名,很容發現,除美國外在排名靠前的國家中大多數均為國土面積不大的發達型國家,比如排在后面的芬蘭、瑞典、韓國等等。
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中,有且只有美國一個大國還是挺有意思的現象。這其實無可非議,這份報告中畢馬威調查的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有44%總計420家公司總部位于都美國,基本上常為大家熟知比如特斯拉、谷歌、Uber、Waymo等等都是美國公司。
而在美國加州,每年自動駕駛頭部企業的路測試里程更是一騎絕塵,導致美國總排名排在第四位的主要還是在基礎設施方面和政策立法上。
也可以看出,這個排名就是偏向于不同地區的自動駕駛落地前景的。畢竟未來很有可能的是一項新的技術在美國誕生,但最終成功率先實現應用的卻是在一個政策法規都更靈活,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更易實現配套的發達型小國家。
最后對比一下中國的排名,中國排名第20位和去年的排名相同,四個評價維度中排名靠后的和美國一樣都是政策立法和基礎設施方面,這兩個單項排名第21和22位。
基礎設施方面其實更偏向理解是道路環境的復雜程度,畢竟在國內有開放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的基本都是大城市,相比起道路建設,國內道路上行人、各種非機動車才是自動駕駛車輛發展的難點。
此外,這份報告還指出中國在數據共享做的不夠,對高精地圖的發展會有影響,但在行業伙伴關系上卻排在了30個國家中的第一位。
另外,而5G基礎建設的加入也會加快自動駕駛發展的步伐,中國的年輕人對于自動駕駛的接受度很高??偠灾?,雖然這份排名中中國的排名目前并不靠前,但發展潛力很大,有短板但也有遙遙領先的優勢。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世界上所有主要的自動駕駛公司
到2045年左右,一半的新車有望實現自動駕駛。以下是按資金,估值和公司類型分類的所有主要自動駕駛汽車公司的列表。事實上,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在過去兩年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在進入市場參與者之前,最好先知道什么時候可以預期結果。幸運的是,美國維多利亞州交通政策研究所最近發布了關于自動駕駛汽車實施速度的2020年預測(見下圖)。從2018年版開始的主要變化是,直到一半的新車將自動駕駛之前,它需要到2045年(而不是2030年)。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人們對實現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球場數字的“普遍看法”已大大增加。最初估計為“幾億”,但很快被“幾百億”所取代。信息報》(The Information)2020年5月的最新估計是,最大的30家公司合計投資了160億美元,但最終的突破將需要500億美元。然而,即使投資看起來巨大,估計的未來市場規模8萬億美元也值得嘗試。
一些參與者是在其他市場(汽車制造,技術,乘車等)上公開上市的公司,而另一些則是嚴格專注于自動駕駛汽車的私人投資公司。
自動駕駛汽車公司(按資金額排序):
乘車公司:
硅谷的滴滴出行自動駕駛汽車實驗室于8/2019宣布,它將于2020年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以及2021年開始在其他全球市場提供免費駕駛無人駕駛汽車服務,并在該市場擁有60%的所有權。與大眾汽車在上海的合資企業。
Uber 無人駕駛部門在2019年的IPO中估值為70億美元。目標是到2022年為沃爾沃汽車提供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因為駕駛員占公司每英里成本的80%。
美國汽車制造商:
歐洲汽車制造商:
日本汽車制造商:
中國汽車制造商:
其他汽車制造商:
技術MAGA:
其他技術巨頭:
汽車一級技術供應商:
截至2020年2月26日,DMV已向以下實體頒發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許可證(包括駕駛員):
加州DMV最新自動駕駛報告出爐 中國玩家名列前茅
易車訊??2022年2月10日,加州交通管理局DMV發布全新2021年全年自動駕駛數據,中國與美國頭部自動駕駛公司繼續占據排行榜前列。
加州DMV年度平均接管里程(MPI,接管里程數)為自動駕駛核心衡量指標之一,反應出綜合平均了全年里程和接管數,被行業廣泛認為是比試駕體驗更客觀、量化和準確的衡量辦法。
在加州車隊規模排名前十的公司為:
在硬件上,可以看到全部玩家均配帶了多顆激光雷達。除了小馬智行Pony與元戎啟行DeepRoute宣布將放棄旋轉式激光雷達,改用嵌入車身的單向雷達,其他頭部玩家均選擇旋轉式激光雷達。旋轉式激光雷達仍然是絕大多數頭部RoboTaxi公司的第一選擇。
毫無疑問,無人駕駛行業,處于汽車行業、交通行業、科技行業的交叉口,代表這當代科技發展的巨大變革,孕育著巨大的商業和社會價值。本次全球排名中,中國的代表玩家獲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也體現了未來RoboTaxi乃至自動駕駛行業,中國企業的技術儲備、商業化能力將讓他們成為不可忽視的全球頭部參與者。
全球自動駕駛排名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世界自動駕駛排名、全球自動駕駛排名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